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赤峰市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战略,更好发挥金融服务地方作用,赤峰市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中国人民银行赤峰市中心支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赤峰监管分局联合制定了《金融服务“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战略 助力赤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现摘发其中15条措施,以飨读者。
1、加强生态安全金融服务
加大对草原森林植被保护修复、河流综合治理与湿地保护修复、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金融服务力度,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开发治理、地下水超采治理、环境污染治理等项目建设,着力强化绿色交通、清洁能源、环保节能、绿色服务等领域金融支持,积极参与绿色矿山建设行动,推动生态资源有效利用,助力重大引调水项目建设。
2、加大绿色发展支持力度
全面落实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支持节能、节水技改项目建设,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绿色低碳产业,促进低碳循环发展。积极运用人民银行碳减排支持工具,通过再贷款、再贴现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投放绿色信贷。综合运用财政奖励、贴息、费用补贴、风险补偿等方式,促进绿色金融体系、产品和服务快速发展。严控“两高一剩”行业信贷投放,实现绿色融资总量和结构显著改善。
3、丰富绿色信贷产品体系
鼓励各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大力推广碳排放权、排污权、用能权、水权、碳汇、节能环保项目特许经营权、绿色工程项目收益权、可再生能源补贴等抵质押贷款,以及环境权益回购、保理、托管等金融产品,完善绿色信贷产品体系。
4、加快处置银行不良资产
引导金融机构做实资产质量、提足拨备,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有序推动金融机构抵债资产处置,充分利用抵债资产综合处置服务平台,有效盘活闲置资产,全面提升金融机构资产质量。构建地区金融风险早期监测、预警和防控机制,防止出现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推进司法部门对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诉讼案件加快审理和执行,提升不良资产处置效率。
5、科学防范企业流动性风险
对存在较大流动性风险隐患的企业,要分类采取重点走访、跟踪关注、资产报备、专项帮扶等方式,积极防范化解风险。对已经发生风险企业,要通过司法集中管辖、市场重组、破产重整及破产清算等措施及时科学处置,切实防范和及时处置金融风险。
6、加强金融法治环境建设
推动完善多部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密切关注非法集资、农村牧区高利贷等重点领域风险,加大对金融欺诈、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等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有效预防和严厉打击利用金融体系进行洗钱等犯罪活动。加快构建金融机构与司法机关快捷高效协调对接机制,推动各级法院设立金融审判庭或专业金融审判团队,实现对金融案件的专门集中管辖及专业化审判。
7、助力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
依托我市农牧业基础优势,围绕肉牛、肉羊、杂粮杂豆、蔬菜、马铃薯、中药材(蒙药材)等优势产业,加大对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牧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制定针对性融资方案,为农牧业种养、加工、销售等环节提供便捷的融资服务。加强与内蒙古农牧业融资担保、东北再担保等省级担保公司合作,提升农牧业企业申贷可获得性。
8、推动金融服务“奶业振兴”
全面落实我市“奶业振兴”行动方案,支持各类乳制品加工企业和西辽河流域奶源基地发展,持续加大对产业链上下游的信贷投放力度,做优产品和服务模式,提高金融综合服务水平,为推动奶业、肉牛、乳制品等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9、助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加强对种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重点支持杂粮杂豆、肉牛、肉羊、蔬菜、马铃薯等优势产业和牧草、向日葵、甜菜等特色产业种业发展。对“白名单”和战略合作名单企业给予政策倾斜,提供利率优惠定价。结合企业发展实际,通过提供基金、投贷联动等多样化金融服务产品,支持种业企业做优做强。
10、支持重点产业项目建设
围绕打造千亿级冶金产业、百亿级化工、生物医药产业目标,加大对重点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在信贷规模、差异化政策等方面提供配套支持,全力做好能源安全领域金融服务,推动我市主导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务实产业发展基础。
11、支持优势产业做精做强
推动锌冶炼、铅冶炼、锡冶炼等企业转型发展,重点支持高性能钨钼棒丝材及制品研发制造。围绕铜、铅、锌、钢铁等冶炼产业,支持引进一批技术先进、附加值高的下游产品精深加工项目。支持优势企业开展上市工作,通过“上门服务、靠前服务、现场服务、主动服务”,持续深入开展企业上市帮扶,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精准服务。
12、支持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
积极做好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保障性并网风电光伏新能源等项目对接服务,支持风电供热、生态治理与光伏发电一体化、风光储一体化、源网荷储、新能源消纳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提升新能源供给和消纳水平。推动新能源企业上市融资,充分发挥主办行作用,通过贷款、债转股、上市顾问等方式为企业提供差异化、 综合化金融服务。
13、加大以商招商力度
围绕我市对外开放产业布局,发挥金融机构信息来源和业务辐射广的优势,开辟新思路、新模式以商招商,充分挖掘和吸引集团总部、大股东、大客户群等中有业务联系的优质企业入驻赤峰发展。理清精准培育和精准招商方向,重点聚焦主导金融类产业项目以及供应链金融、科技金融等助推金融业升级的相关产业项目,定向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14、强化跨境投融资支持
强化对保税加工、商贸物流、跨境电商、转口贸易等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对外贸企业提供进口押汇、国际信用证、保函等融资融信产品,支持赤峰重点外贸进出口企业国际贸易融资业务。
15、优化涉外企业跨境金融服务
拓宽线上及线下跨境资金结算渠道,落实各项外汇及跨境人民币便利化政策。优化金融科技服务,提高国际结算服务效率,扩大跨境服务覆盖面。打通用好境内境外两个市场,打造“融资+融智”模式,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服务企业“走出去”。